现在位置: 首页 -> 五音疗疾 -> 中医基础知识 >> 正文 网站模板
 
广告位

经络学说 详细内容

经络学说

来源:中医学基础 作者:申惠鹏 时间:2010-9-19   
关键字:经络学说
­2 ­

一、         十二经脉的名称­

十二经脉分为手三阴经、手三阳经,足三阴­经、足三阳经。手三阴经即手太阴肺经、手厥阴­心包经、手少阴心经;手三阳经即手阳明大肠­经、手少阳三焦经、手太阳小肠经;足三阴经即­足太阴脾经、足厥阴肝经、足少阴肾经;足三阳­经即足阳明胃经、足少阳胆经、足太阳膀胱经。­它们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,分别循行于上­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及躯干和头面部。其名­称是根据所联系的脏腑和在四肢的循行部位以­及阴阳之气的盛衰来命名的(4-2)­  

 40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­

­二、十二经脉的分布、走向、交接­    规律和流注次序­

1.     分布规律 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有­一定规律。①在四肢部,阴经分布在内侧面。­阳经分布在外侧面。大体上太阴、阳明在前缘,少阴、太阳在后缘,厥阴、少阳在中线(­4-2)。②在头面部,阳明经行于面部、额部;太­阳经行于面颊、头顶及头后部;少阳经行于头­侧部。③在躯干部.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;足­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前(胸、腹部).太阳经行­于后(背、腰部),少阳经行于侧面。手三阴经­均从腋下走出,足三阴经均止于胸腹部。循行­于腹部的经脉,自前正中线向外的顺序为足少­阴、足阳明、足太阴、足厥阴。­   

{足三阴经在下肢部住的分布:内踝上8­(同身寸,后同)以下,厥阴在前,太日居中,少阴­在后;内踝上8寸“上,太阴在前,厥阴居中.少­阴在后。十二经脉在其余部位的分布均遵循以­上原则。}   

2、    走向和交接规律 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­交接有着一定的规律。它们的循行走向和交­接规律:手三阴经从胸走手.交手三阳经;手三阳经从手走头,交足三阳经;足三阳经从头走­足,交足三阴经;足三阴经从足走腹(),交­手三阴经(4-1)。可见:­

4-1  十二经脉走向和交接规律示意图­   

 

(1)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衔接:­如手太阴肺经在食指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,足­太阳膀胱经从足小趾斜向足心与足少阴肾经­交接。­   

(2)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相交接:如­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在鼻旁交接,手太­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在目内眦旁交接,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在目外眦旁交接。­   

(3)阴经与阴经(即手足三阴经)在胸部­交接: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;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与胸中;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。­ 

3.表里络属关系  十二经脉内属于脏­腑,通过经别与别络的相互沟通,形成六对­“表里相合”的关系。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­明大肠经相为表里;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­经相为表里;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­为表里;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为表­里;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­里;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为表里。互­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体内有络属关系.即­阴经属脏络腑,阳经属腑络脏,如手太阴肺­经属肺、络大肠;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、络肺­等。在四肢又通过络脉的衔接加强了表里经­络之间的联系,形成六组表里络属关系的经­脉。十二经脉的表里络属关系在生理上密切­联系,在病理上相互影响,在治疗中相互为用(4-3)

­4-3十二经脉的表里络属关系

 

 

 

4.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  由于十二经脉­通过手足表里经的交接而逐经相传,这样就构­成了一个周而复始、阴阳相贯、如环无端的传注体系,气血通过经脉.内到脏腑器官.外达肌­表,营养全身。其流注次序见图4-2­

 

 

 

 

 

  4- 2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表­

[本文共有 3 页,当前是第 2 页] <<上一页 [1] [2] [3]  下一页>>


上篇文章: 脏象学说
下篇文章: 病因病机学说
相关文章
    没有相关文章
推荐文章
阅读排行
专题列表

仿网站仿模板
  • 联系我们 - 网站简介 - 网站首页 - 返回顶部
    Powered by 子午流注音乐治疗网 2010-2015 www.zwlzw.com
  • 冀ICP备11010704号
    基于Asp Cms架构 网站模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