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律八卦
音律是古代中国有关音乐及其权衡事物的一门学说,它与八卦、河洛、权衡、度量、历法、政世也具有密切的关系。古人认为音律是万事万物的根本,在医学养生、历法推算、事物度量、权重衡平,甚至战争胜负方面,无不求之于音律。《史记·律书》说:“王者制事立法,物度轨则,一禀于六律,六律为万物根本焉。”可见是非常重要的。
音律分为五音和六律。张景岳说:“音之数五,律之数六。”五音分别为宫商角徵羽。宫音是五音之首,其声极长极下极浊。徵音为宫音所生,其声次短次高次清。商音为徵音所生,其声次长次下次浊。羽音为商音所生,其声极短极高极清。角音为羽音所生,其声在长短高下清浊之间。五音分阴阳,则为十之太少、太宫、太商、太角、太徵、太羽、少宫、少商、少角、少徵、少羽。六律之中,以黄钟、太簇、姑洗、蕤宾、夷则、无射为阳,称为六律;以林钟、南吕、应钟、大吕、夹钟、仲吕为阴,称这六吕。两者合而言之,称为十二律。一律所生,各有五音,所以十二律而生六十音,六个六十音则为三百六十音,以合一年之三百六十日。所以,古人有律历之数,天地之道的明训。
在十二律之中,最重要的是确立黄钟。因为黄钟是一阳之律,万物之本,所有的律吕都生于黄钟。之所以如此,是因为黄钟本身固有的性质而决定的。张景岳说:“黄者,土德之色。钟者,气之所种。所以言其本也;律生于冬至,气起于一阳,所以言其始也;故黄钟之声中而正,合德于土也。黄钟之音重而浊,发声于初也。”欧阳子也说:“造律者以黍,一黍之广,积为分寸以著于度;一黍多少,积为圭合以著于量;一黍铢两,积为轻重以著于权衡。三者皆起子黄钟,故曰万事之本。”
关于以黍造律,标定黄钟的说法,自古以来有三种。第一种是以纵黍之长为分,九分为一寸,九寸为之黄钟。黄钟九而九之,共计八十一分,这种说法是来自《淮南子》,是取象于洛书的九自相乘之
数。第二种说法是以横黍之广为分,十分为一寸,十寸为之黄钟。黄钟十而十之,共计一百分,这种说法来自司马迁的《史记》,是取象河图的十自相乘之数。第三种说法中以斜黍之长为分,九分为一寸,十寸为之黄钟。黄钟九而十之,共计九十分,这种说法来自京房
及《前后汉志》。三法虽异,其律相同。郑世子说:“盖纵黍之八十一分,适当横黍之百分,而横黍之广,适与纵黍之长相合耳,此河图之偶,洛书之奇,参伍错综而律度方备,诚天地自然之妙,非由人力安排者也。”这里的黍,就是糯小米,俗称为黄米,以山西潞安上党的
柜黍为佳。黍大则尺大而黄钟之声遂浊,黍小则尺小而黄钟之声遂清。因为黄钟之音是宫音,最长最浊是其本体,所以黍要选择最大的中用之黍,非秠之类。
音律配属八卦,或者确切地说是十二律吕配属八卦,自古以来有二种配属之法。一是按照十二辟卦相配,被称之为大阴阳,一是按照乾坤二卦之十二爻相配,被称之为小阴阳<图3
这是大阴阳的十二律吕相生卦气图。十二律吕,各居方位,在子午以东的为阳,子午以西的为阴。根据阳律生阴,下生;阴律生阳,上生的规律,依次为:黄钟一阳复卦,大吕二阳临卦,太簇三阳泰卦,夹钟四阳大壮,姑洗五阳央卦,仲吕六阳乾卦,蕤宾一阴垢卦,林钟二阴遁卦,夷则三阴否卦,南吕四阴观卦,无射五阴剥卦,应钟六阴坤卦。乾为老阳,所以仲吕亢极不生,坤为老阴,所以应钟极短为终。大吕、夹钟、仲吕三吕以阴居阳,故皆属阳:蕤宾、夷则、无射,三律以阳居阴。故皆属阴。凡律清者都上生,浊者都下生。
上九——无射 上六一一仲吕
九五——夷则 六五一一黄钟
九四——蕤宾 坤 六四一一大吕
九三——姑洗 六三一一应钟
九二——太簇 六二一一南吕
初九一一—黄钟 初六一一林钟
这是小阴阳的乾坤十二爻律吕图。六律数奇,属阳;六吕数偶,属阴。所以,黄钟为乾之初九,太簇为乾之九二,姑洗为乾之九三,蕤宾为乾之九四,夷则为乾之九五,无射为乾之上九。这六律各居本位属阳。林钟为坤之初六,南昌为坤之六二,应钟为坤之六三,大
吕为坤之六四,夹钟为坤之六五,仲吕为坤之上六。这六吕各居对冲属阴,居本位者都下生,居对冲者都上生。张景岳认为,小阴阳是为变例,大阴阳是为正例。两者出处不同,不可以一论之。
五音相生分为太少,律吕相生隔八隔六。五音相生之序为太宫生少徵,少徵生太商,太商生少羽,少羽生太角,太角生少宫,少宫生太徵,太徵生少商,少商生太羽,太羽生少角。律吕相生之序是按照十二律吕相生卦气图之位,左旋隔八,则右转隔六;右转隔八,则左旋隔六。如黄钟生林钟,林钟生太簇,太簇生南吕,南吕生姑洗,姑洗生应钟,应钟生蕤宾,蕤宾生大吕,大吕生夷则,夷则生夹钟,夹钟生无射,无射生仲吕。是谓左旋隔八,右转隔六、如黄钟生仲吕,仲吕生无射,无射生夹钟,夹钟生夷则,夷则生大吕,大吕生蕤宾,蕤宾生应钟,应钟生姑洗,姑洗生南吕,南吕生太簇,太簇生林钟,林钟生黄钟。是所谓右转隔八,左旋隔六。这样右转左旋,左右逢源,周而复始,循环无端,方见律吕相生之妙。音律大小,首定黄钟,三分损益,以法正之,古来标定黄钟之法有三,现以《淮南子》之说为准,以黄钟为九寸,每寸九分,共计八十一分,而求音律之数。
黄钟之数 八十一 宫音数 9X 9=81
林钟之数 五十四 徵音数 99—99X1/3=54
太簇之数 七十二 商音数 54+54X1/3=72
南吕之数 四十八 羽音数 72—72X1/3=48
姑洗之数 六十四 角音数 48-L-48X1/3=64
应钟之数 四十三 64—64Xl/3=42.6≈43
蕤宾之数 五十七 43+43X1/3=57.3≈57
大吕之数 七十六 57+57X1/3=76
夷则之数 五十一 76一?6X1/3=51.3≈51
夹钟之数 六十八 5l+51X1/3=68
无射之数 四十五<六) 68—68X1/3=45.6≈46
仲吕之数 六十(六十一) 45.6+45.6X1/3=60
音律之学的相隔而生,反映了自然界的气化之理,深蕴天人相通的奥妙。中医之相隔治法,无不求之音律的迭宕变化,可惜目前几成绝学,令人难以为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