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初
[正文]
三日:
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①。天大风,晦盲②,孔甲迷惑③,入于民室。主人方乳④,或日:“后来⑤,是良日也,之子是必大吉⑥。”或曰: “不胜也’,之子是必有殃。”后乃取其子以归,曰: “以为余子⑧,谁敢殃之⑨?”子长成人,幕动坼撩⑩,斧斩其足⑾,遂为守门者⑿。孔甲曰:“呜呼!有疾,命矣夫!”乃作为“破斧”之歌,实始为东音⒀。
禹行功⒁,见涂山之女⒂。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⒃。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⒄。女乃作歌,歌曰: “候人兮猗”⒅,实始作为南音。周公及召公取风焉⒆,以为“周南”、“召南”⒇。
周昭王亲将征荆(21)。辛余靡长且多力(22),为王右(23)。还反涉汉(24),梁败(25),王及蔡公坛于汉中(26)。辛余靡振王北济(27),又反振蔡公。周公乃侯之于西翟(28),实为长公(29)。殷整甲徙宅西河(30),犹思故处,实始作为西音。长公继是音以处西山(31)。秦缪公取风焉,实始作为秦音。
有娥氏有二佚女(32),为之九成之台(33),饮食必以鼓。帝令燕往视之,鸣若谥隘(34)。二女爱而争搏之,覆以玉筐。少选(35),发而视之(36),燕遗二卵,北飞,遂不反。二女作歌,一终日(37): “燕燕往飞”,实始作为北音。
凡音者,产乎人心者也。感于心则荡乎音,音成于外而化乎内(38)。是故闻其声而知其风(39),察其风而知其志,观其志而知其德。盛衰、贤不肖、君子小人皆形于乐(40),不可隐匿。故曰:乐之为观也,深矣(41)。
土弊则草木不长(42),水烦则鱼鳖不大(43),世浊则礼烦而乐淫。郑卫之声、桑间之音(44),此乱国之所好,衰德之所说(15)。流辟、桃越、惘滥之音出(46),则滔荡之气、邪慢之心感矣(47);;感则百奸众辟从此产:矣。故君子反道以修德,正德以出乐,和乐以成顺。乐和而民乡方矣(48)。
[解说]
本篇旨在论述我国古代音乐东西南北诸音调的始创,所以题为“音初”。本篇保留了许多古代传说,有的富于神话色彩,这些对于研究我国古代音乐的发生发展很有参考价值。当然由于作者的时代与阶级的局限,把音乐的产生归结为个人(主要是帝王)的行为,这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难免的。文章提出“凡音者,产乎人心者也”,并攻击作为新声的“郑卫之声”、“桑间之音”,这些都反映了儒家的音乐思想。
本篇与《古乐》篇虽然都是阐述我国古代音乐的发生发展史,但各有侧重。《古乐》篇旨在阐述我国古代乐舞的由来, 而本篇旨在阐述我国古代各种音调的产生,二者的区别就在于此。
[注释]
①夏后氏孔甲: 夏君, 禹的第十四代孙, 桀的曾祖。孔甲,名。田:打猎。这个意义后来写作“畋”。东阳茧 (fo) 山: 古地名。②盲:暝, 昏暗。 ③迷惑:这里指迷失方向。 ④乳:生子。⑤后:君,指孔甲。 ⑥之:指示代词,这。是:通“实”。 ⑦不胜也:意思是,享受不了这个福分。不胜,经受不住。 ⑧余:第一人称代词。 ⑨殃: 用如动词,害。 ⑩幕: 帐幕。坼(chè):裂,使动用法。橑(lǎo):屋椽。(11)斩: 绝, 断。 (12)遂为守门者:古代多用断足者担任守门之职。 (13)东音:东方的音乐。 @行:这里是巡视的意思。功:事。 (15)涂山:相传为夏禹娶涂山氏之女及会合诸侯处。其地说法不一: 一说在“会稽” (今浙江绍兴县西北四十五里);一说在“寿春东北” (今安徽怀远县的当涂山)。 (16)未之遇:大意是,没有来得及与她举行结婚典礼。遇,这里有以礼相待的意思。据传说, 禹娶涂山氏之女,婚后三四天就受命治水去了。
⑩妾:女奴隶,侍女。 ⑩猗(扣):语气词,等于说“兮”。 Q9取风: 即采风。古代称民间歌谣为风, 于是把搜集民间歌谣称为“采风”。 ⑩周南、召南:《诗经·国风》 中的第一、二两部分。 四周昭王:西周第四代国君,名瑕。将: 率领军队。荆: 楚国的别称。@辛余靡:周昭王之臣。他书或作“辛由靡”。 @右:车右,又称骖乘。车右都由勇士担任,任务是执干戈以御敌,并负责战争中的力役之事。 @反:返回。汉:汉水。 @梁:桥。败:坏。 ⑩耘(Y011):坠落。 ⑦振:救。济:渡。按: 《史记·周本纪》记载:“昭王南巡狩,不返,卒于江上”, 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记载: “昭王南征而不复”,均与本篇所记不同, 当属传闻异辞。 @侯:用如动词,封为诸侯。之:代字余靡。西翟(山):西方(依高诱注)。⑩长(:hallq)公:一方诸侯之长。 ⑩殷整甲:商王河宣甲,名整。西河:古地名,在今河南内黄东南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记载:“河直甲
居相”, “相”与“西河” 当是一地。 ⑨西山:西翟之山。 @有娀(sōng) 氏:远古氏族名。传说有娥氏有女简狄,是帝喾的次妃,生契(殷的祖先)。佚(yì) 女:美女。 (33)九成:九重,九层。@谥隘:象声词。像燕子呜叫之声。 (35)少选: 隔一会儿。 ⑩发:打开。 (37)一终:古乐章以奏诗一篇为一终,也叫一竟,厂成。⑩化:化育。 内:指内心。 @风:风俗,风气。 ⑩形:用如动词,表现,表露。 ⑧乐之为观也,深矣:大意是,音乐作为一种观察的对象是很深刻的。 ⑩土弊:土质恶劣。 ⑩烦:搅扰。这里指水浑。 ⑩郑卫之声: 即郑卫之音,见《本生》注。桑间之音:又作“桑间濮上之音”,桑间在濮水之上。传说殷纣亡国,殷纣的乐官延在桑间投濮水自杀,后春秋时晋国乐官涓经过此地, 听到水面上飘扬着音乐声,便记载下来,这就是桑间之音。后人用它代表亡国之音、靡靡之音。 ⑩说:喜悦。 ⑩流辟:淫邪放纵。洮(tiao)越:声舌飞荡。怊(ta。)滥:等于说“涤滥”,放荡过分。 ⑩滔荡:放荡无羁。感:熏染。 ⑩乡:通“向”。向往。方:道义。